江西继续加强楼市调控 南昌九江等严格执行现有政策

連續兩年下跌後,國內手機市場迎來複蘇。
1月16日早上,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陸智能手機出貨量達2.85億台,同比增長4%。同期,全球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為12.2億台,同比增長7%。
從具體排名來看,2024年vivo反超蘋果,以17%的份額成為中國市場第一,出貨量4930萬台,同比增長11%;華為以一個百分點之差位居第二,市場份額為16%,出貨量同比增長37%;蘋果、OPPO和榮耀分列三到五名,市場份額均為15%,凸顯出競爭的白熱化,而且三者的出貨量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蘋果大跌17%,後兩者跌幅均為3%。與2023年的排名相比,小米掉出了市場前五。

“2024年的市場增長是透過產品增值、技術革新、市場教育、需求回暖實現的結構性健康增長。”Canalys高級分析師朱嘉弢表示,在大眾市場中,榮耀、OPPO、vivo等廠商為消費者提供設計語言高端、堅固耐用又可負擔的產品鼓勵用戶換機。在高端市場中,生成式AI、係統自研與重構,例如華為鴻蒙OS及小米澎湃OS、自研芯片、折疊屏形態革新等技術創新,持續刺激高端用戶的心智吸引他們升級設備。

從第四季度表現來看,受益於旗艦密集上市、備貨國補、年末促銷的勢能釋放,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7740萬台,同比增長5%,比全年增速略高,但廠商間的競爭也最為激烈。
蘋果出貨量暴跌27%,但仍以17%的份額位列第一,而vivo和華為的份額也均為17%,盡管出貨量略有差別,但可以說與蘋果並列第一,其中vivo出貨量同比增長14%,華為增長24%;小米以16%的份額位列第四,出貨量同比增長29%,OPPO以14%的份額位列第五,出貨量同比增長18%。

蘋果產品千篇一律、創新乏力,AI暫時也未能進入中國市場,下跌也在意料之中,但在新機季度就暴跌,尤其是在不斷降價促銷的情況下,對蘋果來說也十分罕見。
華為新品節奏恢複正常,展現出了強勢複蘇。用某手機廠商高管的話來說,“華為手機回歸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最大變量,本質上他是要拿回應該屬於他的份額。”
其他安卓品牌也在竭力守住自己的份額。
“激烈競爭導致格局隨時動態變化,廠商均積極尋求在各優勢領域擴大投入。 其中,vivo勢頭強勁,借助瞄準線上線下渠道機會、運營商合作,配合營銷投入及產品策略持續鞏固在入門級到中高端細分市場的地位。小米在2024年逐步修複了出貨節奏,其數字係列逐代積累用戶口碑及渠道信心,加之EV(電動汽車)產品的市場成功和生態產品,尤其是家電的創新協同效應為出貨表現帶來動能,小米實現了連續四個季度的份額增長。”Canalys研究經理劉藝璿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第四季度國內前五大品牌占據80%的份額。六大品牌激烈競爭中,榮耀掉出了前五,而在第三季度,該品牌在國內的出貨量就大幅下滑了13%,這對即將衝刺IPO的榮耀來說並不是好消息。
就在這兩天,網絡上還不斷傳出榮耀CEO趙明帶旗艦手機團隊離職的消息,並且有媒體將這一消息與榮耀最近的市場表現進行關聯,但該公司就“趙明離職”一事對觀察者網表示:消息不實。
展望已經到來的2025年,國內市場的激烈競爭仍在所難免,尤其是在智能手機各種能力都日益過剩的情況下,各大廠商如何吸引用戶換機,仍然有不少挑戰,但同時機遇並存。
Canalys研究分析師鍾曉磊評論指出,“展望2025年,Canalys預測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將超過2.9億台。中國在全球範圍內擁有獨具優勢的友好市場環境,例如預期延續溫和複蘇的需求、宏觀經濟環境的穩定與回暖、健康的渠道經營。除此之外,中國政府在1月份宣布了包含智能手機在內的全國補貼政策,為市場今年的增長打下基礎,廠商已陸續著手渠道和供應的前期準備。在產品體驗方麵,消費者在各價位段的產品都將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體驗升級,例如更耐久的電池、輕薄的機身、創新的產品形態、AIOS體驗等。”
最新留言